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公考备考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心得。这些年,我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从挫败到成功的蜕变,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刚本科毕业时,我稀里糊涂地进入了一家国企。然而,那里的办公环境和复杂的人情关系让我难以忍受,于是萌生了考公的念头。作为一个备考小白,我面对的是海量的知识点、复杂的逻辑和让人头疼的作文。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问自己:我凭什么能在几百人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想法一度成为我备考路上的沉重负担。
我开始自学,但效果并不理想。各种公式、逻辑、考点像潮水般涌来,让我应接不暇。于是,我倾尽了半年的积蓄,报了一个大牌机构的线下班,还买了系统课。然而,大半年下来,我陷入了无尽的刷题和听课循环中,身心俱疲,成绩却止步不前。那时的我,仿佛站在了崩溃的边缘,公考失败、男友分手、工作鸡肋,生活仿佛失去了色彩。
就在我即将放弃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江苏的师兄,他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并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我开始意识到,我之前的备考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我。于是,我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并一步步地调整和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要任务式听课
在线下班时,我看到很多大神刷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让我望尘莫及。我以他们为榜样,但结果却大相径庭。我意识到,我是一个慢性子,反应没有他们快,而且长时间听课容易分心。于是,我开始尝试听短课,每次20分钟左右,听完就梳理总结,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这种方式让我更加专注和高效。
2.被批评后的反思+行动
以前我总是盲目地看书、刷题、听课,结果却收效甚微。有次我被老师批评说:“你想学的太多了,能学会的太少。”这句话让我如梦初醒。我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聚焦一两个问题,深入钻研。每听完一节课,我都会做笔记、总结、默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3.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
盲目地追求刷题数量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提升。我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训练计划。一般我会在第二轮学完单模块后,再去找对应的题目刷。如果8成以上的题都能快速联系到考点,那便是合格了。同时,我格外重视错题,每次都会认真总结、加深记忆,确保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利用好课上时间
紧跟课程安排,保证把课上题目搞懂。当天的题目一定不拖到第二天。遇到不明白的争议题可以直接过或者问老师。
5.利用好清晨时间
早上起来思维比较活跃,是大脑最清醒的时候。我会利用这段时间晨读或者复盘前一天的学习内容。有时候也会做做自己的优势专项题目来热身。
6.资料分析不能丢
资料分析是行测中的重要部分,大部分准备较为充分的考生都不会在这部分失太多分。因此,我每天都会抽时间练习资料分析题,保持思维的敏捷度和方法的熟练度。
7.合理利用时间
备考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看小说、玩游戏等娱乐活动要适度控制。
8.积极主动觅知音
遇到思维契合的考友要主动结交、积极交流。我们可以互相分享学习方法和心得,共同进步。
9.保持心态平和
尽量不要因为琐事和对象吵架影响学习心情。保持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投入学习。
10.保证充足的睡眠
十一点半前一定要睡觉!不要因为复习而不顾身体发出的警告。良好的睡眠是高效学习的前提。
11.学会掐点做题
在刷题时要注意时间把控,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习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好地分配时间。
12.固定做题时间
尽量把每天的做题时间安排固定住,按照考试的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把行测练习放在上午做,这样可以更好地模拟考试环境。
13.总结做题方法
每个题型都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我们要善于总结并形成自己的做题方法体系。不要轻易改变已经习惯且有效的方法除非遇到更高效的新方法。
14.释放压力
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压力和挑战。我们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放松自己。
15.老师的话一定要听
在备考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师的话要听,不要质疑”的重要性。每次老师提出的建议和批评,我都会虚心接受并迅速执行。我意识到,老师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验和建议都是非常宝贵的。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固执和偏见而忽略了这些宝贵的建议,但一旦我们愿意放下这些偏见,真正地去听取和执行老师的建议,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是如此之快。
备考公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和坚持。在这段漫长的备考过程中,我也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自己为什么要走上这条路,想起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和梦想。正是这份执着和梦想支撑着我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上一篇: 巴厘岛旅游攻略(解锁巴厘岛五大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