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文地图
陕西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市。按照地貌类型,陕西省分为风沙过渡区、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岭山地区、汉江盆地区和大巴山地区6个地貌类型区域。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是黄土高原区,中部为关中平原,南部为秦巴山区。陕西纵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亚热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于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
陕西市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00多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是迄今已知最早在陕西生活的古人类。随后的“大荔人”“黄龙人”等古人在此繁衍进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著名的仰韶文化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5000多年前生活在姬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姜水流域的炎帝部落,在冲突中走向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开启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
西安京师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当时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以与之媲美。唐代长安人口最多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开创地之一,安塞腰鼓是陕西省著名的汉族民族活动。陕北民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以信天游最常见,其曲调悠长高亢、韵律和美,名曲《兰花花》《走西口》《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几乎家喻户晓。
陕西传统民居南北形态迥异。陕南、关中地区以砖木结构建筑为主,陕北地区传统民居是窑洞。此外,在陕西泾阳县、三原县以及河南三门峡市、山西运城市等地,还保存着一种叫作“地坑院”的传统窑洞建筑。这种建筑被形容为“进村不见村,见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树冠露三分”,又称“地下四合院”,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地穴式建筑形式。
陕西是中国回族重要的形成地之一,也是回族人口相对较多的省份之一。此外,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壮族等。
陕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长城(陕西段)、丝绸之路(陕西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西安鼓乐。截止2023年年初,陕西省有12个5A级景区,其中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与山西省共创的跨省域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陕西省的自然资源,有位于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宝鸡眉县的太白山,还有西安周边的临潼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翠华山,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等。
陕西人文资源特别丰富,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乾陵、茂陵等。
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红色旅游地之一。
陕西秦岭栖息着大熊猫秦岭亚种,与四川亚种相比,秦岭亚种个体略大,头圆更像猫,且具有较小头骨、较大牙齿。在皮毛颜色方面,秦岭大熊猫胸斑为暗棕色,腹毛为棕色,而四川大熊猫胸斑为黑色、腹毛为白色。
陕西省开发了多个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旅游演艺项目,其中代表性的剧目有西安市《长恨歌》《西安千古情》,延安市《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延安保卫战》等。
陕西省著名的民间工艺品有蓝田玉、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彩绘泥塑、木版年画、牵强脸谱、户县农民画、扎染、挂线木偶、戏人泥拓片、榆林柳编、仿秦俑、仿唐三彩、仿铜车马。
陕西菜又称为秦菜,以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为其代表。陕西菜虽然没有名列全国的八大菜系,但作为千年古都、历史名城、餐饮风格自成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以牛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胡辣汤、凉皮、锅盔等为代表的陕西风味小吃,闻名遐迩。
陕西省市科教大省、是中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陕西构建了辐射欧洲腹地的黄金物流大通道,开通了中欧班列。
上一篇: 小长假必去的游玩的景点~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