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导航
首页 常识

书生是指什么样的人(古代书生真的文弱吗?)

2024-12-05 18:47:59 浏览:100

一提到古代读书人,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柔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然而,最早的读书人不仅不弱,还十分有可能个个是猛男呦。

儒家创始人孔子,身高两米的山东大汉,力气大得能举起城门(《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速度比兔子还快(《淮南子》中记载孔子是“足蹑郊兔,力招城关”),射术出神入化,而且还有出色的驾车技术。这里的驾车,不是寻常的马车,而是驰骋战场的战车,孔子即使到了60岁,也依然能一边控马,一边挥舞兵器。放现代,孔子就是妥妥的全能体育健将、猛男一枚!

孔子不仅自己猛,对学生也定下了“君子六艺”的标准,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就是射箭和骑马驾车。想成为君子,体育成绩必须拉满!所以早期读书人打架很可能是一边讲大道理,一边武力值拉满压迫感压死你、小拳拳锤死你。咳咳,以德服人、以德服人!

到了汉朝,君子六艺是朝廷选拔标准,因此汉朝官员文武不分家,上马能杀敌,下马能治国。比如学完《春秋》打匈奴,投笔从戎、威震西域的班超;师从大儒卢植,拿着双股剑砍黄巾的刘皇叔。

三国曹操、曹丕都有诗词文章传世,而且拿得起剑,杀得了人,能文能武毫不文弱。

到了尚武的唐朝,习剑对读书人来说更是家常便饭,要么从军入伍,驰骋边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要么游侠仗义,纵横大江南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诗仙),就没一个弱鸡!

那为啥后面都成弱鸡了呢?

首先为了防止武将做大,宋朝崇文抑武,文人成为最大受益者。这种优待让读书人轻视武艺和军事技能。

其次是打压尚武风气。元朝时为了防止汉人暴乱,官府颁布“禁武令”,严厉打击民间习武。

还有明清八股的盛行,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让读书人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埋头啃经书,自然就没时间锻炼体魄。

这样经年累月下去,书生们就一点点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模样了。

猜你喜欢

  • 为什么老是有尿流出来(漏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 猫咪为什么打不开眼睛(小猫咪眼睛分泌物多眼睛睁不开怎么办)

  • 为什么烤的面包有点粘(为什么烤面包里面发黏不太熟?)

  • 为什么cad复制粘贴不了(CAD图纸复制,显示“无法复制到粘贴板”怎么办?)

  • 下水管为什么有个弯头(洗手池的下水管为什么有个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