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在人类历史上,地震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和危害性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历史上记录的地震次数众多,本篇文章将会从地震强度和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两个维度分别阐述人类所遭遇的这些超级地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最强地震≠最多人员伤亡地震,所以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些关于地震的信息。
关于地震:地震大多数是由板块构造活动引起的,尤其是在板块边界地区,地球上主要有三处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洋脊地震带(大洋岭地震带)。地震带基本上在板块交界处,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在带外地震的分布零散。
地震板块
地震威力:
①微震:小于3级,人们通常感觉不到,但可以通过地震仪记录。
②有感地震:3-4级,人们可以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③破坏性地震:4.5-6级,可以对建筑物造成轻微到中等程度的破坏。
④强烈地震:6.1-7级,可以造成严重破坏,尤其是在震中附近的区域。
⑤大地震:7.1-8级,可以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影响范围广泛。
⑥巨大地震:8级以上,是极为罕见且破坏力极强的地震,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震级每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大约是前一级别的31.6倍(即10^(1.5)倍)。例如,一个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一个6级地震的31.6倍。
需要注意的是,震级只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的指标,实际造成的破坏还受到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能力、人口稠密、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震级相同,不同地区的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造成的人员伤亡也可能有很大差异。所以人类遭遇的最强的地震不一定就是造成最多人员伤亡的地震。
人类历史上震级最强的10次超级地震!
1950年阿萨姆邦-西藏地震
10、1950年阿萨姆邦-西藏地震(察隅墨脱地震)
时间:1950年8月15日
地震震级:8.6级
人员伤亡:3000-5000人
这场地震也被称为阿萨姆邦-西藏地震,震级为8.6级,震中位于西藏墨脱县境内。这场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包括庙宇、官署、村庄的毁灭,大地开裂,喷水涌砂,雪峰震裂,冰川跃动,巨型山崩滚滚而下,壅阻江河,森林毁没,温泉、瀑布荡然无存。地震影响范围极大,有感范围最远距离达1300公里,破坏面积约40平方公里。在这次地震中,中国西藏境内死亡3300多人,印度境内死亡约1500多人。
地震造成的损失:西藏境内倒塌房屋9000多柱(藏式室内宽度标准),损失牲畜1.77万多头。印度阿萨姆邦因地震及洪水损失2000万英镑。雅鲁藏布江堵塞而溃决形成50米高的浪头,江面由20多米宽,崩展到80多米。各教派寺庙、佛塔、佛像的破坏十分严重。这场地震是二十世纪中国境内最为严重的地震,同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第六大地震,影响持续超一年之久,造成的余震数量巨多,其中超过4.7级的余震有80多次,最高的余震等级达到了6.3级。
2012年印度洋地震
9、2012年印度洋地震(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走滑地震)
时间:2012年4月11日
地震震级:8.6级
人员伤亡:0
2012年印度洋地震具体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部近海,地震的震级最初被报告为8.9级,后修正为8.6级。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洋内走滑大地震,也是有仪器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板块内部走滑型地震。2012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是近年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之一,震源深度为20千米。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波高达到3米,给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造成了一定影响。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仍然引起了人们对地震和海啸的关注和警惕。
1965年拉特群岛地震
8、1965年拉特群岛地震
时间:1965年2月4日
地震震级:8.7级
人员伤亡:0
1965年拉特群岛地震发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拉特群岛地区,8.7级,是美国有记录以来第三大地震,这次大地震引发了太平洋范围内的破坏性海啸,海啸最高达到了10.7米,席卷了整个阿拉斯加的舒曼雅岛。由于地震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岛屿,因此大地震和海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1906年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大地震
7、1906年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大地震
时间:1906年1月31日
地震震级:8.8级
人员伤亡:≥1000人
这次大地震是厄瓜多尔有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从纳兹卡板块开始,俯冲到南美版块下方,断裂带长度为480公里,引发了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沿岸破坏性海啸,海啸最高达到5米。
2010年智利马乌莱区大地震
6、2010年智利马乌莱区大地震
时间:2010年2月27日
地震震级:8.8级
人员伤亡:497人
地震发生于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最初报道震级为里氏8.3至8.5,后修正为8.8级,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20公里的马乌莱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约60公里,地震影响范围广泛,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阿根廷部分城市有震感,地震发生后,连续发生多次6.0级以上的余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多个国家。根据智利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发布的消息,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至少为497人。智利军队指挥官表示,仅在马乌莱地区就可能有最多1000人死亡。
1952年苏联堪察加半岛地震
5、1952年苏联堪察加半岛地震
时间:1952年11月4日
地震震级:9.0级
人员伤亡:2336人
苏联堪察加半岛地震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记录的9.0级地震,这次大地震在堪察加半岛东海岸引发了高达43英尺(约13米)的海啸。海啸波及了夏威夷群岛,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在夏威夷造成了约100万美元的财产损失(以今天的美元计算为1112万美元)。地震和海啸造成2336人死亡,俄罗斯堪察加州和库页岛受灾最为严重。这次大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鄂霍次克海板块导致的,地震是由一个约700千米长,150千米至200千米宽的板块边界发生破裂引发的。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
4、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
时间:2011年3月11日
地震震级:9.1级
人员伤亡:18423人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里氏9.0级,这是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有记录以来的第四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东京时间),发生在日本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偏东130千米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约为24千米。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数据,因地震或海啸等死亡的人数共有15900人,另外还有2523人依然下落不明。加上间接死亡人数,日本“311大地震”迄今共造成18423人死亡以及下落不明。地震引发了巨型海啸及福岛核灾难,造成上万人死亡,当地大量居民流离失所。这次强震使日本本州岛向东移动大约3米,地轴移动25厘米,使地球自转加快1.8微秒。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约5米,同时下沉了约1米,这是日本有观测史以来最大的地壳变动记录。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3、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苏门答腊岛大地震)
时间:2004年12月26日
地震震级:9.1级
人员伤亡:29万人
2004年苏门答腊岛大地震也被称为印度洋地震,矩震级为9.0至9.3级,是美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震级列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08时58分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席卷印度洋沿岸,影响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缅甸和马来亚等国。据统计,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23万至28.3万人。其中,印度尼西亚死亡人数最多,达到167540人;印度死亡16279人;斯里兰卡死亡35322人;泰国死亡8212人;索马里死亡289人。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计算,但泰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普吉岛等旅游胜地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美元,灾区重建费用将高达7.5亿美元。这次地震是21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极为惨重,对受灾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
2、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耶稣受难日地震)
时间:1964年3月27日
地震震级:9.2级
人员伤亡:131人
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又称耶稣受难日地震,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地震发生于1964年3月27日17时36分(阿拉斯加当地时间),震级为矩震级9.2级。这是美国历史上记录最强烈的地震,也是有仪器记录以来的第二大地震,仅次于1960年智利的9.5级地震。地震在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湾地区发生,震中距离阿拉斯加州首府安克雷奇市约120千米。地震动足足持续了约5分钟,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育空地区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等地区均有强烈震感,地震造成的破坏面积达13万平方千米,有感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工程设施、建筑物破坏和巨大的次生灾害。地震导致阿拉斯加州部分地区发生显著的地面升降,部分地区上升至多38英尺(约11.5米),其他地区下沉至多8英尺(约2.4米)。这次地震不仅因其巨大的破坏力而被历史记载,也因其对地震科学的贡献而被广泛研究。
1960年智利大地震
1、1960年智利大地震
时间:1960年5月22日
地震震级:9.5级
人员伤亡:2万-14万人
1960年智利大地震是人类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震中靠近智利瓦尔迪维亚,位于圣地亚哥以南700千米附近,地震影响智利全境及周边国家,震害面积超过40万平方千米,地震持续了11至13分钟。地震能量相当于27000颗核弹的威力,直接让地轴偏移了8厘米。其造成的海啸直接穿越半个地球,到达了亚洲沿海,地震引发的海啸严重冲击了智利海岸,海啸最高达25米,波及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东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阿留申群岛。智利地震对智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打断了智利的发展,让这个国家的经济长期不振。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在2万到14万之间。具体来说,有资料显示死亡人数为2万人,而另一些资料则指出死亡人数为14万人。此外,还有资料显示死亡人数为6000人。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统计范围、时间跨度以及数据来源的不同所导致的。这次地震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引发了严重的次生灾害。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海啸波及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地震导致地轴偏移,缩短了地球日的长度约1.26微秒。这次地震不仅因其巨大的破坏力而被历史记载,也因其对地震科学的贡献而被广泛研究。
人类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10次超级地震!
十、1730年日本北海道地震
时间:1730年
地震震级:7级
人员伤亡:13.7万人
日本官方统计称北海道的大地震共有13.7万人丧生。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九、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
7.9级强烈地震,造成15万人丧生,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时间:1923年9月1日
地震震级:7.9级
人员伤亡:14.2万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的横滨和东京一带发生的地震灾。这一带在日本称为关东地区,故此震习惯上被称为关东大地震。震中在附近的相模湾内,在东京的西南方约70~80千米,震级为8.2(日本所定震级,最高为7.9,最低为7.8)。据日本政府发表的数字,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共计14万余人,其中东京的4万余人是被大火包围因烘烤或窒息而死。震后的三角测量表明,相模湾以北和东边的房总半岛的地面有较大的向东南的水平位移。对相模湾海底的测量则表明相模湾中部的海底下沉了100~200米,有的小区竟下沉了400米,而在主要的下沉区以北发现一处海底上升了250米。这表明这次地震导致了海底地形的大变动。日本南部海域处于菲律宾海板块与日本列岛的邻接部位,这里的板块消减运动方向与上述海底地形变动是相符合的。
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大地震
八、1908年意大利墨西拿大地震
时间:1908年12月28日
地震震级:7.5级
人员伤亡:11万—20万人(历史资料不一)
1908年12月28日发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卡拉布里亚之间的墨西拿海峡的海底 。对欧洲来说它的损失仅次于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它使墨西拿城98%的房屋遭到破坏,死亡人数不少于4万。 墨西拿是西西里岛第三大城市,位于该岛东北端,隔墨西拿海峡与意大利本土相望。在1908年12月28日发生灾难性事件以前,墨西拿是一座以风光旖旎闻名的城市。
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七、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时间:1976年7月28日
地震震级:7.8级
人员伤亡:24.2万人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东经118°11′,北纬39°38′,震级7.8级,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1千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0亿元,震亡24万余人,重伤16万余人,创二十世纪人类自然灾害史之最。直接造成唐山市97%的地面建筑和55%的生产设备遭到毁坏,这严重破坏了唐山市的工业基础和城市结构。震后,唐山经历了长达7年多的重建过程,到1986年底才基本完成。
六、526年叙利亚安提俄克大地震
时间:1526年5月20日
地震震级:7级以上
人员伤亡:25万人
此次地震让一个城市直接从地图和历史上消失,安提俄克是古代西亚的一个高度繁荣的大都会,是东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与当时埃及的亚历山大和意大利的罗马鼎足三立。这次大地震(7级以上)几乎将这座城市夷为平地,25万人丧生。
2010年海地地震
五、2010年海地地震
时间:2010年1月12日
地震震级:7.3级
人员伤亡:22.25万人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发生的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四、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大地震
时间:1920年12月16日
地震震级:7.9级
人员伤亡:28.82万人
1920年(民国九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 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矩震级7.9级) 特大地震,称为“海原大地震”或“海固大地震”。 [1]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 海原地震是中国20世纪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被全球96个地震台记录到,被称为 “环球大震”,其余震持续三年。
三、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苏门答腊岛大地震)
时间:2004年12月26日
地震震级:9.1级
人员伤亡:29万人
2004年苏门答腊岛大地震也被称为印度洋大地震,矩震级为9.0至9.3级,是美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震级列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五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08时58分地震引发的强烈海啸席卷印度洋沿岸,影响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缅甸和马来亚等国。据统计,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23万至28.3万人。其中,印度尼西亚死亡人数最多,达到167540人;印度死亡16279人;斯里兰卡死亡35322人;泰国死亡8212人;索马里死亡289人。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计算,但泰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普吉岛等旅游胜地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美元,灾区重建费用将高达7.5亿美元。这次地震是21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极为惨重,对受灾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1737年印度加尔各答大地震
时间:1737年10月11日
地震震级:无明确记载
人员伤亡:30万人(存在争议)
1737年10月11日,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生大地震,官方宣布死亡人数超过30万。但专家分析认为,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更高。由于此次地震发生时间为1737年的印度,当地没有明确的地震相关数据记载和灾后人口核查数据,所有数据均为口述以及当时官方通报,所以各项数据都存在争议。
1556年中国陕西大地震
一、1556年中国陕西大地震(华州大地震)
时间:1556年1月23日
地震震级:8-8.3级
人员伤亡:83万人
1556年中国陕西大地震
此次地震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国以至于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中国陕西大地震为世界震灾之最,此次地震在我国历史记载中是灾害极端严重的一次,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罕见。地震破坏性之强、受灾区之广、余震持续时间之长,堪称是空前绝后。这次地震前的几年时间内,在汾河地堑中有数次明显的中强地震活动。1549年4月,山西介休发生5级地震;1553年11月17日山西定襄南发生近5级地震;1554年6月5日山西太原、大同间发生5级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汾渭谷地发生了一次极其强烈的大地震。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刹那间,颠簸荡摇,声如雷鸣,地裂如画,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沟渠,无数建筑物,顷刻坍塌倾颓。睡梦中的人们毫无防备,83万人在大地的震颤中丧生,造成了世界地震灾害史上最大的灾难。
1556年中国陕西大地震造成如此多人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地震强度极高:据现代科学家推断,这次地震的强度为矩震级8.0至8.5,震级超过8级,经地震学家考察认为震级为8¼级。这样的震级意味着地震释放的能量极大,破坏力极强。
②地震发生在午夜:地震发生在深夜,人们毫无防备,大多数居民在睡梦中遇难。这个时间段人们都在室内,逃生机会大大降低。
③地质和地形因素:震中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黄土的土质疏松,容易崩塌,一旦地震发生,后果十分严重。当地居民大多数住在黄土窑洞内,半夜坍塌的窑洞使大部分人在睡梦中遇难。
④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当时的建筑物,尤其是窑洞和木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差,地震时极易倒塌。
⑤次生灾害严重: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地裂缝、地陷、喷水、冒砂等次生灾害加剧了人员伤亡。地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更加重了灾情。
⑥社会经济状况:地震前两年关中地区大旱,岁荒粮歉,地震后完全丧失了抗御能力。这使得灾后救援和自救能力严重不足。
⑦政府救援不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百姓缺乏自救和恢复生产的能力,而明朝政府和官员面对这样严重的灾情,并没有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救灾方案。
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1556年中国陕西大地震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