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当年屈原看到楚国山河破碎,其抱石投江。百姓为了不让河中鱼虾吞噬屈子遗体,将饭团纷纷投入水中;又怕饭团被蛟龙所食,遂将其包裹起来。这就形成后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和节日包、食粽子的习惯。端午节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因此,流传至今的习俗也有很多,除了吃粽子以外,那么端午节要吃什么美味小吃呢?
一、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其实全国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
二、茶叶蛋
每年端午时节,江西南昌地区都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三、黄鳝
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必食黄鳝。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饱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四、煎堆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煎堆”呢?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而端午节吃煎堆的食俗就由此而来。
五、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而当地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食品就是打糕。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即可制成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六、哨子面
陕西人在端午节当天是一定要吃哨子面的。陕西哨子面历史悠久,其中最著名的是岐山哨子面最为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
七、大蒜蛋
吃大蒜蛋是河南、浙江等地端午节的习俗,每年端午节这天,家里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据说端午节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可避“五毒”,有益身体健康。
八、糯米酿苦瓜
端午节玉林人家餐桌上的酿苦瓜是绝对少不了的。这个节也有部分玉林人叫苦瓜节,因农历五月五正好是苦瓜“大哄”上市,苦瓜名虽苦,但其实苦尽甘来甘香瓜味,留在口腔历久不散。感觉清爽,加上苦瓜有清热解毒作用,在炎热的夏天吃最合适不过了。
九、豆腐
江苏吴江同里,在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赶到菜市场去买豆腐,作为过端午节的必备菜肴。豆腐可以生拌,也可红烧,或做成麻辣豆腐等,随各人口味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