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支祁是民间传说中的淮水水神,或说水怪。
柏林民族博物馆展出的无支祁雕像
唐代李公佐在游历洞庭时,在古洞中得到古本《岳渎经》,其中描述无支祁“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闻视不可久”。
大禹治水曾三赴桐柏山,遇到了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四方的无支祁。禹派出童律、乌木由都无法取胜,最后大神庚辰出战,才将无支祁擒获,禹将无支祁囚禁起来,“颈锁大索,鼻穿金玲,徒淮阴之龟山之足下”。
孙悟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无支祁是孙悟空形象的原型之一。
无支祁有时以女性形象出现。有龟山水母、泗州圣母等异名。元末杨景贤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孙行者自报家门:“大姊骊山老母,二妹巫枝祇圣母。”民间传说,水母娘娘挑着两桶水,走在泗州道上,桶内装的是五湖四海之水,一旦倾泻出来,东南半壁将成为汪洋泽国。当时有神僧僧伽,人称泗州大圣,正驻锡于此。他来向水母讨水喝,一张嘴便吸干了一桶水,水母大惊,与之激战,终不能敌,被僧伽锁在泗州塔。这就是白蛇与法海斗法的“水漫金山”故事原型。
水漫金山(浮雕),位于杭州雷峰塔
“无支祁”学考认为源于梵文,即“摩竭”,印度神话中的海兽,在上古《山海经》中被译为“禺京”、“禺彊”,后来则曾简化为“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