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后宫,“尔虞我诈”、“争宠”这两个词简直是必不可少的。后宫之中,有的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有的人则是运道在手,母凭子贵,扶摇直上,笑到最后。
后者之中的佼佼者,应该便是这一位了。相貌平庸,却因缘际会以丫鬟的身份伺候了主子,最后却生下了下一任皇帝,被康熙皇帝评价为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这位便是孝圣宪皇后。
圣孝宪皇后,她的父亲是四品的典仪官,后来被登上皇位的外孙乾隆下旨加封为一等承恩公,孝圣宪这一称号则是由乾隆在其去世后尊称的谥号。
孝圣宪皇后出身的镶黄旗钮钴禄氏,钮钴禄氏真的是清朝出皇后最多的家族。清朝延续了两百多年,一共有12为皇帝,册封的皇后,其中5位属于钮钴禄氏。
事实上,清朝的后宫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就形成一套规程,后宫妃嫔及以上的各个等级的人数都有固定的,其下的不计数。这样也可以看出来,能够登顶为皇后是多么不容易啊!
钮钴禄氏也算是名门出身,怎么也不会当丫鬟呀?可想而知,钮钴禄氏的“名门”身份就是带着许多不真实,钮钴禄氏的原生家庭是属于镶白旗,而且自她父亲以上的长辈都是白身,没有任何官职,就连她唯一有官职的父亲,也不过是混的一个闲差。
那么钮钴禄氏为何有冒充的身份呢?钮钴禄氏运道颇佳,生了儿子,叫做弘历,也就是乾隆,乾隆十分孝顺母亲,为了提高母族的地位,就开始往上找优秀的祖宗。
找来找去,于是发现往上几代有着镶黄旗钮钴禄氏的血脉。原来钮钴禄氏的祖父额亦腾和镶黄旗钮钴禄氏的祖先额亦都是堂兄弟,而且额亦都本人是开国的五大臣之一,子孙也是战功赫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遏必隆。
钮钴禄氏的丫鬟身份的由来,就不得不提起清朝皇室的满族身份,虽然汉化的程度很不错,也任用汉族官员,但是对于一些方面,还是要保持满族优先或者限制为满族才可以做。
那么,事关后代延续的婚嫁事情上就更为重视了,清朝皇室子弟的妻妾来源与各朝各代都不一样,她们都是有由清朝的遴选秀女制度中产生的。
清朝平均每过3年选一次秀女,只有贵族血统的女子能被入选,汉族的绝对不可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血统的纯正。而这种做法意外地减少了历朝历代选秀女给民间百姓造成的慌乱。
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八旗各自要把符合年龄的女孩子的信息汇总上报;第二,在遴选的期间,各旗负责人要把这些女孩子集中并在夜间送到神武门,不得在白天行进;第三,由太监最高职位者挑选,选上的留牌子,没选上的出宫回家,留牌子的还有继续筛选安排。
钮钴禄氏十三岁时,按照规定,参加了秀女遴选。如果没能被选入宫中当选妃子,那还可以让皇子再次选择。这样来看,以钮钴禄氏的八旗身份,怎么也应该最低是个侧福晋,结果却是她被指给当时还是贝勒的雍正,册封为格格。
这里的格格并不是皇帝的女儿那种尊贵的身份。在清朝中早期的时候,在秀女遴选中留下牌子的女子,如果是出身包衣,也就是八旗贵族的家奴,没进入宫中的会成为皇子的低级侍妾,被称为格格,于是只能成为丫鬟,侍奉雍正。
钮钴禄氏娘家不怎么样,相貌也是一般,身份也只是低级的格格,并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雍正,那么是怎么得到雍正的宠幸并生下该生下乾隆呢?
钮钴禄氏在府中本就身份低下,日子也不好过,与雍正接触又少。恰巧有一年雍正得了病,这种病死的人很多,也容易传染,大家怕得不行,这时候钮钴禄氏站出来,贴身照顾,亲自熬药,就这样,雍正康复了,钮钴禄氏也因此获宠,人生开始发生了转机。
钮钴禄氏本想借此机会见一见雍正的,没想到使自己的命运发生转机,雍正开始注意到钮钴禄氏,并且得到了宠幸,顺理成章钮钴禄氏为雍正生下了一个儿子。
钮钴禄氏被康熙爷说有福气,主要也就是说她有乾隆这个儿子。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是他12岁的时候,见之欣喜,随后将他养在宫中,当做皇位继承人亲自教导。
从《李朝实录》的记录来看,康熙临终的时候,传位于雍正的原因就是因为乾隆,康熙认为乾隆有英雄的风范,一定封他为太子,将来将皇位传给乾隆。事实也证明康熙没看错人。
钮钴禄氏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有了乾隆这个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乾隆是天子,还因为乾隆特别孝顺她。有了乾隆,雍正才得在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那爱屋及乌,作为母亲的她也是母凭子贵,日子好不逍遥。
雍正皇帝在位时间不长,早早就去世了。乾隆继位后,封母亲为皇太后。乾隆对钮钴禄氏是真的孝顺,不是其他皇帝那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只要不触及乾隆的底线,钮钴禄氏可以说是随心所欲。
钮钴禄氏在圆明园去世,享年86岁。钮钴禄氏的一生着实是运道极佳。虽然出身一般,长相一般,从雍贝勒府的格格到最后的天子之母,人生可谓是波荡起伏。而有乾隆这样的好儿子,加上她自身健康的身体,她的一生可谓是享尽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