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两季是鱼儿最为活跃的时候,繁殖的最佳时期选择在此时伴随着丰沛的雨水,你会发现这雨水之际的鱼儿们更加的活跃。
在这时,涨水的时候往往是垂钓的好时机,雨后的水位上涨,水流变得急促,伴随着大雨而来的气压变化让鱼儿们变得更加活跃,不管是路亚、抛竿钓还是筏钓都相对容易。
然而退水后,水流变得缓慢,水位降低,鱼儿也找到了固定的栖息之地,觅食的频率大大降低,所以在此时钓鱼就显得困难重重。
许多钓友就会问道,涨水好钓鱼,为何退水就难一下?
事实上,在涨水和退水时期,鱼儿的行为差别是很大的,要学会应变,成为高手就不在话下。
涨水的时候,天气一般都会下雨。
春天的雨一般会下的很大,伴着雷声哗哗的倾盆大雨让人不禁感叹:“春天的雨太快了。”
夏天的雨来临的就是狂轰滥炸,天气热的时候,来场大雨给人带来的凉爽是显而易见的。
此时水位上涨,雨水涌入河道之中,形成涨水潮流,伴随而来的就是鱼儿们不约而同的顺流而上。
这个现象其实是鱼儿的本能反应。
鱼的天敌有很多,特别是鸟类的捕食,鱼儿一般会选择水流较快的河道,较浅的漫水区作为繁育后代的栖息地。
在水位上涨的时候,漫水区的水流动性会大大增加,水的含氧量也非常充足,这样会让鱼类的卵子孵化更快,后代生长也会更快。
鱼儿们伴随着水流向外游去觅食,吸引鸟类捕食的可能性相应较小,这时候鱼儿会逆流而上,游到河边的入水口聚集觅食。
在涨水时可以发现河岸边密密麻麻的黑点,那就是鱼儿的身影,想当可怕的场景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此时下水钓鱼,鱼儿们是不缺少食物的,所以此时垂钓的技巧要抓住涨水的特点。
在涨水时鱼儿会喜欢聚集在河边的入水口,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抛竿钓法,将鱼线抛到河边的入水口。
如果水流较快,走水较急,可以选择落差比较大的地点,此处水流紧湍急,鱼儿游起来会非常吃力,所以会在此处停留休息觅食,效果会好一些。
另外在涨水的时候,水位上涨容易漫水淹没岸边的草丛和树根等地方,这里会有大量的昆虫等生物,这些都是鱼儿觅食的美味。
所以可以选择路亚钓法,使用假饵,抛竿到岸边坠落的地方,且路亚钓法适合在水流较急的时候使用,在溯流的过程中往往效果会更佳。
如果在溯流中能产生一定的水花效果,可以吸引更多的鱼儿前来觅食。
此时路亚钓法是相对较简单使用的,能够保证和鱼儿的第一时间沟通,效果会更好。
除此之外,筏钓同样适合在涨水期间进行,筏钓在我国南方常见于水库和湖泊湖区,筏钓的时候将鱼竿固定在筏上。
筏钓的优势非常明显,钓友能坐享其成,在涨水的时候,水位上涨会使得鱼儿们逃不出水面。
筏钓能将鱼竿安静固定在水面之上,低下水面的鱼儿的聚集是非常快的。
这是我在雨水高发之际经常使用的方法,效果很好。
在雨过天晴之后,水面会慢慢退下去,然而鱼儿们也会少很多,原因很简单,鱼儿会随着大雨带来的洪水流向深水区躲藏。
在雨水汹涌而至的时候,水流急速,鱼儿们在此时会选择逆流而上游往深水区躲避洪水,安全的地方成了鱼儿们的栖息之地。
在此时鱼儿们会寻找深水区躲藏,难以觅食,这就导致在退水期间很难钓到鱼。鱼儿躲藏的地点是千变万化的。
在钓鱼之前需要了解退水后的深水区在哪里,如果是湖泊的红水退去后,深水区就变成了湖泊的深水地带。
如果是河道,退去的水不会全部消失,水流会变小,水位会降低,慢慢的变成蜿蜒的小溪,深水区就是河道的深水地带。
退水期间,由于水流变慢,河边的入流口大部分也干涸了,这时鱼儿就不会再聚集在入水口,反而会分散寻找食物。
在退水后的深河道中,河边有许多水草,水草对于鱼儿们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觅食场所,水草不仅能够为鱼儿们提供栖息和躲藏的地方,还能提供生物作为食物来源。
此时鱼类的觅食方式更加缓慢,一般会在傍晚时分四处游动,所以钓友们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的时候下钩。
在河道的深水区,水流变慢,选择在水草边缘或者深水区下钩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此时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由于在退水期间河水比较混浊,鱼儿们的视力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饵料的时候使用活饵。
活饵的气味会让鱼儿主动前来觅食,效果相较于其它花哨的诱饵又会好很多。
此外,腥味的饵料放在混浊的水域当中效果也会更加明显,腥味会随着水流扩散,吸引鱼儿们上钩。
涨水和退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钓鱼的时候要根据水情变化灵活应变,才能提高钓获率。
在涨水时期,鱼儿活跃,我们可以使用抛竿、路亚、筏钓等方法钓鱼,选择入水口和漫水区钓鱼效果更好。
在退水时期,要寻找深水区和水草边缘垂钓,使用活饵和腥味饵料能提高钓获率。
钓鱼不仅是享受,也是和鱼儿赛跑的乐趣,让我们在钓鱼的过程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和危险水域中作钓。